今天是:  | 网站首页 | 名校推荐 | 小学试卷 | 初中试卷 | 高中试卷 | 免费课件 | 免费教案 | VIP专区 | 充值点数 | 
您现在的位置: 名校试卷网 >> 信息动态 >> 备战中考 >> 语文 >>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
上海中考语文说明文六大考点分析         ★★★

上海中考语文说明文六大考点分析

  上南东校 张抱舟 上南南校 朱颖儿

  近年来,上海市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都是一篇说明文另外再加一篇记叙文。如2007年《中国瓷器》、2008年《深层海水的利用》、2009年 《城市景观花卉装饰》、2010年《中国红为什么这么红》等等。通过研究中考试题说明文阅读的考点及题型,明确答题规范,教给学生答题方法与技巧,这样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。

  通过对中考说明文阅读试题的分析与归纳,可以总结为以下六个考点,十二个题型。

  考点一:考查基础知识

  这是对学生文字的书写、词义的辨析(包括近义词、反义词的辨析)、词语的语境义、引申义、比喻义的理解的考察。要认真仔细阅读对应的段落,思考词义,比较异同,注意搭配等。

  题型1: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。

  例:2008年《深层海水的利用》第③段中加点词 “肥料”在文中的意思是营养丰富的食物。(通过上下文研究得出。 )

  题型2:在文中找到相应近义词。

  例:2008年《深层海水的利用》第③段中与加点词“丰饶”意思相近的词语是丰富。 (直接文中就能找到。 )

  题型3:联系上下文,辨析词义。

  例:2007年《中国瓷器》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一项,填在第⑤段的横线上。

  A光彩夺目 B流光溢彩

  C巧夺天工 D栩栩如生

  ……均极尽缤纷艳丽,堪称 C 。

  例:2009年《城市景观花卉装饰》依次填入第①段横线上的词语应是 C 。

  A。丰富 陶冶 美化

  B。美化 丰富 陶冶

  C。美化 陶冶 丰富

  D。丰富 美化 陶冶(花卉正可以美化环境,美化性情,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。此题考查的是词语之间的搭配问题。功夫在平时。 )

  例:2010年《中国红为什么这么红》按照文意,填入第⑤段画线处的词语是D。

  A、只要 因为

  B、即使 何况

  C、既然 何况

  D、倘若 因为

  考点二:理解内容,概括说明对象特征

  在标题中寻找特征;在中心句、段落的关键句中捕捉特征,用原文回答;无适合的原文时,可用“点面结合”的方法总结概括。 “点”:各段的说明对象,“面”:整篇文章的主体说明对象,两者结合组成完整的句子便可。即,在各段段意的归纳中提取组合特征。

  题型4:结合文章内容运用词语填空。

  例:2007《中国瓷器》纹饰的特征经历了从简单到精细、从自然到刻意的变化过程。 (先确定本题的说明对象是纹饰,再回到文本,找到介绍纹饰的相应段落是在第五段,仔细阅读第五段,圈画出关键语句“早期的纹饰简单、自然,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;瓷业工艺技法愈加精细,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”,就不难找到答案。 )

  例:2008年《深层海水的利用》从全文看,深层海水具有“营养丰富”、能形成“涌升海面”、“洁净少菌”和“循环运动”的特点。 (答对任意三点即可。细读全文,我们会发现,文中谈到了四个特点。所以,考生在归纳特点时颇费踌躇,担心自己的理解出现了错误;而标准答案“答对任意三点即可”看似宽容,实则颇不严谨——只写三个,舍弃其中的任意一个,实际上都犯了概括不全的逻辑错误,从而无法做到“精准”。 )

  题型5:研读文章进行概括。

  例:2009年《城市景观花卉装饰》“本文围绕城市景观花卉介绍的内容有:(1)城市景观花卉装饰发展的原因;(2)城市景观花卉装饰的种类;(3)城市景观花卉装饰的主要材料;(4)城市景观花卉装饰的设计原则”。 (这是9分的大题,要求学生在梳理清楚文章内容,弄清楚文章的总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概括。其中后4节文字都是谈“城市景观花卉装饰的设计原则”,有学生没弄明白,把分写中的小点进行概括,造成严重失分。 )

  题型6:词语的指代义和比喻义。

  答这一类型题时遵循两个原则,就近原则、替换原则。一般是往前找,指代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。最有效的得分方法是将找到的指代内容与指代词语替换,符合文意便是正确的答案。具体做法,一是回到原文,照抄原句;二是概括原文内容。

  例:2007《中国瓷器》:画线句“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的无限的韵味”。 “有限的空间”是指:花卉瓷酒盅形体小。 “无限的韵味”是指: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。 (抓住有限、无限)

  题型7:考查原因、条件的分析

  要整体细读文本,紧扣文本内容来理解令人叹为观止的原因。在解题时须理清全文的结构脉络,分清全文的段落层次,然后依次找出统领段落层次的关键语句。

  例:2007《中国瓷器》:第14题“从全文看,中国瓷器令人叹为观止的原因是”(1)科学技术含量高;(2)科学技术与民间技法完美结合;(3)承载的文化积淀丰厚。 (这是9分的大题,要求学生从全文出发,梳理文章内容,进行概括。其中第一节是对后面3节文字的概括,都是谈中国瓷器的独创技术。有学生简单地把第一节的3个词语“胎质、瓷釉、烧结火候”照抄过来,造成9分全失。 )

点击数: 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 文章录入:admin    责任编辑:admin 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【字体: 】【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    相 关 文 章
    普通文章 上海中考语文说明文六大考点分析
    普通文章 中学生优秀作文赏析:风雨中 这点痛算什么
    普通文章 辽宁语文中考:文言除必背14篇又增《秋水》
    普通文章 沈阳中考语文:考试范围略有调整
    普通文章 专家支四招中考作文顺利拿高分
    普通文章 名师:中考语文得高分的六个方法
    普通文章 语文名师:不要让小标点成为中考的大问题
    普通文章 中考语文名师:基本功仍是重中之重
    普通文章 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指导
    普通文章 优秀中学生作文赏析:90后的我
    普通文章 如何指导初中生互改作文 重点注意“十要素”
    普通文章 中考语文名师支招如何提高学习综合能力
    普通文章 中考语文课内现代文考查主要题型
    普通文章 中考语文如何提高综合学习综合能力
    普通文章 上海2011年中考语文要得高分作文需先行
    普通文章 暑假语文阅读“集结号”--写给准初三学生
    普通文章 学科辅导:语文阅读的智慧
    普通文章 中考语文真题:题目要求得仔细瞧
    普通文章 初中语文辅导:情境作文的写作思路
    普通文章 中考同题作文我来写 我和别人一样吗?
    本 站 推 荐
      网友评论: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